課堂紀錄#2「老師,這首我也想要寫歌詞」

 想像力與創造力是無限的,只是我們有沒有隨時去留意、發現並抓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天才正準備要示範下一首新曲子要給學生聽時,已經感覺到,學生早已在一旁對譜看的很著迷了? 

大概是上頭雖然寫著他不認識的英文字,但因為旁邊是可愛的紅色櫻桃及比櫻桃大一丁點的小螞蟻人,圖像與音樂的連結,已經讓他對新曲子快速的注滿了想像力,有點興奮等著我彈給他聽。

. . . 


才剛示範完,果然聽到他已經迫不及待的說:


「我等一下也想要幫這首曲子寫字(歌詞),就像之前那一首......」。


然後他用小小的雙手很快速熟練的把譜翻到前面好幾頁,提起我們曾一起編寫過歌詞的曲子。


當初我觀察到這個學生對於譜上的小插圖特別有興趣,很有觀察與想像,所以提議邀請他試試,一起動動腦袋寫下他和雨滴的故事。

果然他頗有興致也靈感滿滿,很快就發展出一首很有意思的雨滴故事歌。


而這次,他自己很有興致的想再次挑戰⋯


. . . 


老師感覺到他小小的宇宙裡,繽紛的靈感已經在按耐不住,

當然很開心的點頭答應:


「沒問題呀!那先讓老師教會你這首曲子,彈完之後我們就可以馬上來寫故事歌詞,好嗎?」


他馬上點點頭也認同了這個約定。

.

於是在講解、示範,學生也彈奏並理解的差不多後,

我們就開始了填寫故事歌詞的部分。 

. . . 


我會把彈琴的速度放得慢慢地,並且邊聽他說,以及隨著旋律唱出他想到的故事內容,

然後再為故事的句子稍做長度的整理,

整理後彈唱給他聽聽看,同時也再次確認故事和描述有沒有符合他的心意,

不夠到位我們就再討論調整,滿意的話就會在譜上填寫他看得懂的注音或國字。

.

由於是新曲子的關係,

定稿前都會先由老師彈,讓學生跟著一起專心唱,

最後最後,我們就一起完成了一首他的專屬音樂故事。❤️

.

這樣故事創意激發的過程, 除了讓學生的腦袋發揮想像力、聯想力、創造力,

思考故事的邏輯(腦)同時也在重複進行著學琴的練習:

聽老師彈旋律(耳朵聽、認譜(眼睛看)唱出音符(嘴巴唱)彈出音符(手指彈)


以及若是國小階段的孩子們,

有的甚至希望我不要全部都寫注音,而是希望直接寫出他已經認識的國字,為編故事增加運用看見字的機會。

.

所以我們一首簡短的歌曲中,就同時包含了多重的引導、刺激與練習。


以及還有一點,是我認為也相當重要的部分,

就是這些看似玩耍、遊戲中的一來一往,

也同時在刺激著大家能持續不斷地練習表達 「說出自己的心意。」


讓生活中的我們每個人,不只是在與心裡的自己對話時,

還是在與自身以外的親人、同學、朋友、老師、便利商店的店員....  等,

都能有「願意保持溝通」的能力

(這可以說一項學音樂的隱藏版功能也不為過)


. . . 

說回小孩的故事呀,總是熱鬧非凡,充滿創意和可能性 ...

所以進展也總是會讓老師出乎意料.... 

.

這次故事的開頭,

他說: 一隻走在家裡的小螞蟻,他撿到了兩個大櫻桃!!」

.

哇!」此時的老師我看著學生的想像力就像是小小宇宙的煙火在開始綻放呀,

覺得眼前的他們閃閃發光的不得了。


才正當為小螞蟻覺得很開心的時候,

怎麼知道緊接著下一秒,

他說:「然後出現了一個巨人來踩他!他又復活了!!!」


!!!!

我還特地把正在寫字的筆停了下來,

問他:「 你確定巨人踩了小螞蟻後,小螞蟻沒死掉嗎?


嗯!」他毫無懷疑,或是說感覺上,他並不覺得這會是個問題。

.

很需要邏輯的老師硬是接著說:

「這個巨人一定是個有神力的巨人,小螞蟻才能被踩了還能活跳跳都沒事哦!」

. . . 


當我聽著故事已經從「日常」來到「神話」階段時,

曲子也差不多來到了最後一行的四小節,

我便提醒他,我們的故事要開始準備收尾了喔。


這時跑出了更驚人的發展!!


「他想去釣魚,但不知道很危險,就被魚吃掉了!」學生眼睛笑彎彎的很調皮地說。

.

什麼?這個大難不死的小螞蟻竟然很有興致的突然就跑去釣魚了嗎?

而且最後最後,竟然就被魚吃掉了??


老師我睜著大大驚恐的眼睛,同時邊為故事意外的結局手寫著收尾,

同時真心為這隻小螞蟻顛波又無常的一生,感到小小哀傷。

. . .


寫完小螞蟻的故事後,我們一起邊彈邊唱,

他還不斷地時而自己咯咯咯的笑,

時而看著我一起笑,

有點頑皮又很有成就感的樣子,

帶著自己的曲子和故事,滿意的下課回家去了。

.

我則想像著,學生最近每次應該只要練到這首曲子,就會又唱、又彈、還會邊笑著邊想那隻會在旋律中很忙碌的小螞蟻。

還有還有,會不會下次上課他可能會告訴我另一個被鱷魚吃掉的版本呢?


. . . 


後記

有時候雖然會比平時多花一點時間,

但能陪伴孩子在學習或是生活的過程中,鼓勵、支持他們想像力與創造力激發時的每一刻,甚至是一個隨手幫他們紀錄一個屬於他的小作品,都覺得會是一件很重要的陪伴與參與,珍貴無價的片刻。


                               愛撿櫻桃也愛釣魚的小螞蟻
-

-

-

-

- - - - - - - - - -
所有生活裡的感知能力與感動,
都是通往音樂的不同路徑,
我們缺乏的向來都只是轉譯技巧的填充。
只要願意敞開、嘗試,和再多一點的堅持,
誰都能彈出屬於自己的旋律,撥動出細節。
-
▍呂珮禎音樂教學
琵琶|鋼琴|音樂
音樂教學、音樂演出
耐心指導從學齡到成人
都能從零基礎入門學音樂
→ 認識老師
.
流行旋律、傳統樂曲、琵琶基本功指引
興趣培養、學琴圓夢、升學檢定、探索自我
.
實體課(台北)、線上視訊課(網路)
一對一單人上課、或是可以揪好友開團體班上課
→ 了解授課方式
-
▍聯絡老師
歡迎直接私訊FB個人專頁
或加LINE ID:pipapeijen
洽詢更多課程詳細、上課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進入粉絲專頁按讚
追蹤分享更多有關於我的音樂教學

粉絲專頁❤️ Pei-Jen Lu 呂珮禎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課堂紀錄#5 「琵琶的換把可以怎麼練?」

▚|挑琴日常- 給想入手第一把琵琶的建議

琵琶要怎麼保養?#1|關於琵琶收納、擺放的3種方式|